有些文章并不能发表,即便是自媒体文章或短视频,也仍然要接受平台的审核,一旦不合规定,就要被删除。倘若作者连续发这样的文章或短视频,就有可能被封号处理。媒体平台方面显示了一定的强势,而权力系统对这种现象表现为默许散户配资网,似乎书报审查制度已经完全起了作用。
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
自古以来就有书报审查制度,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,有清代的文字狱,但似乎都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,只是靠权力系统严格查禁一些书报,制止知识分子探究社会真相,却并没有形成法律制度。不管是晚清、北洋、还是国民党时代,都没有公开取缔出版自由。光绪三十四年《宪法大纲》、宣统三年《十九信条》写道:“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,所有言论、著作、出版及集会、结社等事,均准其自由。”一九一三年《天坛宪章》写道:“人民有书信秘密、言论、著作、刊行及集会、结社的自由,非法律不受限制。”后来的法律大体都保证人民享有的出版自由。1913年6月内政部发布公告,严禁报纸刊登有关“宋教仁案”和“大借款”的新闻,算是一种禁止出版和言论自由的现象。章士钊因为一篇《帝政驳议》点到了袁世凯的痛处,《甲寅杂志》就被查禁了。压制言论、新闻、出版的自由,从凌乱和仓促升级为制度化,变为更有效,一个标志是变事后的追惩制度为事先的预审制度。1913年7月,名记者黄远庸建议内务部在警察厅设立特种机构,专事搜集和检查反对派报纸,以为政治迫害的口实。内务部接受了此建议,开报纸审查之先例。至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《出版法》,规定:出版、发行前需并“禀报该管警察官署”,从此又开了中国现代图书审查制度之先河。
展开剩余71%宪法规定了人们的出版和言论自由,但清廷和北洋政府却禁止人们言论自由。而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,书报审查制度更加严格,很多作家的作品只要涉及革命就不能发表。鲁迅为了发表作品,更换一百多个笔名,巧妙地绕过书报审核官的眼睛,最终得以发表很多杂文,如投枪匕首,刺中国民党的心脏。郁达夫分析北京文坛消沉下去的原因,其中之一就是“政治上的变动太厉害也是一个大原因,即军人执政,不晓得什么是文学,什么是艺术,而一般有点脑筋的文人说话都喜欢直言放说,于是乎通缉,禁止发行,罚金,枪毙等事情就发生了。”鲁迅初到上海时演讲:“知识和强有力是冲突的,不能并立的,强有力不许人民有自由思想,因为这能使能力分散。”他还说,“他们对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,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,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,他们预备着将来的牺牲。”国民党以党治国,开始强化舆论和意识形态的控制,有效汲取了外国的经验和本土的民族主义资源,开始实现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统治和高度控制,建立一种全能主义的政治体制,并以文化为主,扶持官方色彩的文化派别,建构党化意识形态,相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。在这种意识形态的管制之下,被管制的文化人有反抗的,有接受管制的。鲁迅是反抗这种管制的,而以胡适为首的“现代评论派”“新月派”“人权派”等众多作家大多接受了管制,甚至成了御用文人。
列宁曾经说过:“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直到19世纪,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。”现在出版自由已经写入了宪法,成了不可违背的法律指令。言论自由也同样写入了宪法,书报上发表的文章大多是文人写的,应该有一定的言论自由,而不能随便删除,更不能像“文字狱”那样网罗罪名。有了网络大数据筛选之后,很多所谓的关键字纳入了筛选范围,一些文人写文章就要注意避免使用关键字,尤其是一些搞网络自媒体的人要避免使用关键字,因为很多关键字属于违禁字,但又不知道违了哪门子禁,就被定义为违禁字,而且从来没有解释说明,似乎验证了权力系统或网络平台的高大上形象。一般来说,权力系统比较傲慢,只是执行命令,让人们接受,却不会给人们解释为什么。网络平台也是如此,做大做强之后,就弄一些大而无当的文档搪塞人们,其中有一些说明,但并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没有分析作者发的图文或短视频为什么违禁,只是判断为违禁就要删除,甚至要对作者进行封号处理,越是这样,越容易显出傲慢的态势,而且不能改变。其实一些自媒体平台已经涉嫌违法,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违法,而是删除了使用违禁字的作品,而违禁字又是平台自己规定的,并不涉嫌违法,如此一来,就实现了一种逻辑上的反证与反反证关系。
既然违禁字不违禁,那么定义违禁字的平台就算是违禁了,是非法的,起码有辱祖国的语言和文字,但就是堂而皇之地存在,不做任何解释说明,也没有人去告平台,因为平台有权有势,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告倒的,甚至会接受权力系统的庇护,还要让权力系统站台。因为平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,就会获得权力系统的认可与庇护。就好像香烟和槟榔产业一样,明明对人体有害,但只要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,就不能取消了,而是会获得权力系统的庇护。平台方发展也是如此,只要做大做强,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,就可以自查自纠,自己定义所谓的违禁字,还要定义大量的关键字,纳入大数据审核,最终“宁可错杀一千,不可放过一个。”很多自媒体作者都受到了影响,都不敢自由发言了,那么言论自由又到哪里去了?宪法赋予每一个人言论自由的神圣权利是不是受到了玷污?受到了强权的胁迫?资本渗透进社会每一个角落之后,改变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似乎有权有钱就是大爷,没权没钱就是孙子。孙子不能和大爷竞争,不能告大爷的状,不然就会受到打击。权力系统成了大爷,网络平台成了大爷,而寄生在网络平台的自媒体作者成了孙子,似乎只能适应平台的规定,却不能质疑平台的规定,更不能质疑所谓的违禁字和关键字内容。长此以往,自媒体作者就被驯化了,变成了只会歌功颂德的人,只会说一些鸡毛蒜皮事情的人,说一些具有美学意义的诗词或绘画以及音乐,却往往失去了评析和探究事物真相的能力。
书报审查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,似乎仍然存在,却在操作的时候明显违反宪法,玷污了人们言论自由的权利,需要维护宪法的尊严,需要审核书报审查制度的操作,审核执行的人员,最大限度给予人民言论自由、出版自由、集会、结社和游行示威的自由。不然明明猥亵了法律散户配资网,还沾沾自喜,还在继续挥舞手中权力的大棒,乱杀一气,封禁很多文章和书籍,怎么说都是愚蠢可笑的,也叫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
发布于:河北省仁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